撰文:AlexLiu,ForesightNews
4月29日晚,UntoLabs宣布已完成1440万美元融资,本文将从融资背景、团队介绍、项目技术特点以及Thru与其他区块链项目的差异等方面,全面解析UntoLabs和其旗舰项目Thru。
融资详情:1440万美元资金,估值达1.4亿美元根据Fortune报道,UntoLabs完成了由FrameworkVentures和ElectricCapital领投的1440万美元融资,公司的估值达到1.4亿美元。资金将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扩充团队规模,二是加速Thru区块链的研发和生态建设。
目前,UntoLabs团队仅有5名员工,就完成了约1亿人民币的融资。他们在采访中表示计划在年底将团队规模扩大到10人。
据其招聘页面,目前有加密应用工程师、Tooling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三个技术岗位以及交流负责人、社区负责人等三个商务岗位开放,均要求在美国旧金山全职线下办公。
团队实力:经验丰富的创始人UntoLabs由WillYoo和LiamHeeger共同创立。
LiamHeeger:
UntoLabs由JumpCrypto前核心工程师LiamHeeger领衔创立,他曾是Firedancer客户端团队的核心成员,主导Solana高性能客户端的开发。
今年1月,Heeger离职创业,随即遭到前雇主的起诉,指控他创建「竞争性业务」。如今,双方达成和解后,Heeger宣布了他的新项目。
WillYoo:
WillYoo此前在MisfitsMarket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创新和运营经验。他负责产品与生态战略,与Heeger一同打造了Thru的技术蓝图与路线图。
UntoLabs的团队虽小,但成员均为行业精英,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底层研发和应用。
Thru,下一代Layer1区块链的探索Thru是UntoLabs的旗舰项目,旨在构建一个能够与全球规模应用媲美的Layer1区块链平台。Thru的设计初衷是解决现有区块链技术在性能、可扩展性和开发者友好性方面的不足,为Web3提供一个更加高效、开放的底层架构。
Thru目标市场不仅限于加密货币领域,而是面向所有需要构建去中心化应用(dApps)的开发者和企业。Thru支持交易、与加密应用的交互以及金融工具的开发,旨在成为一个通用的区块链平台,满足全球规模应用的需求。
技术特点:ThruVM与RISC-V的结合Thru的技术核心是ThruVM,这是一款专为区块链设计的虚拟机,但其基于RISC-V架构的特性使其在性能和兼容性上具备显著优势。以下是Thru的主要技术特点:
RISC-V架构:RISC-V是一种开放的指令集架构,允许软件直接与硬件交互。这使得ThruVM能够更高效地利用传统硬件资源(如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而非依赖于专为加密货币设计的虚拟机。
性能提升:通过RISC-V,ThruVM可以更好地映射到常规硬件上,提供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更低的资源消耗。根据Fortune的报道,这将显著提升Thru的可扩展性,满足高并发场景的需求。
开发者友好:RISC-V在传统计算领域广泛使用,意味着非加密货币领域的开发者也可以轻松上手Thru。这大大降低了区块链开发的门槛,有助于吸引更多传统软件开发者加入Web3生态。
工具支持:RISC-V拥有丰富的开发工具和生态支持,ThruVM可以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减少开发者的学习成本。
Thru的技术设计不仅提升区块链的性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开放、更灵活的开发环境。这使得Thru不仅适合加密货币应用,也能够支持更广泛的行业需求,如金融、供应链、游戏等。
独特之处:突破传统区块链的局限Thru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虚拟机设计的创新:现有的区块链平台,如Ethereum和Solana,大多使用专为加密货币设计的虚拟机(如EVM)。这些虚拟机虽然功能强大,但往往需要开发者学习新的、专有化的编程语言和工具,这对非加密货币领域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个显著的障碍。ThruVM通过采用RISC-V,避免了这一问题,使得Thru更易于被传统开发者接受。
兼容性与扩展性:Thru的设计目标是与全球规模的应用相媲美,这意味着它需要处理高并发、高性能的需求。通过RISC-V,Thru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实现更高的扩展性。
主流化推动:UntoLabs明确表示,Thru的目标是推动区块链技术的主流化。通过使用通用的计算架构,Thru希望打破区块链开发的「壁垒」,让更多非加密货币领域的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参与到Web3的建设中来。
与其他区块链平台相比,Thru的对开发者友好性和主流化推动的重视让人眼前一亮。这不仅有助于扩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为Web3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Thru的RISC-V策略被认为是区块链技术迈向主流化的重要一步。
目前,Thru尚未推出测试网或其他早期参与渠道,感兴趣的读者可持续关注后续官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