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权力更迭之后,以太坊基金会将走向何方?

2025-03-04
权力更迭之后,以太坊基金会将走向何方?_欧易官网登录中心-OKX官网登录入口

欧意APP下载

欧意交易app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2025年3月,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Foundation,下文简称EF)宣布一项领导层的重大变动:执行董事AyaMiyaguchi卸下日常管理职责,转而担任基金会主席。而Hsiao-WeiWang和TomaszStańczak则被任命为新的共同执行董事,同时前EF研究员DannyRyan的回归也迎来社区一阵欢呼。

结合始终被市场紧密关注的ETH币价和近来一直站在市场讨论风口浪尖的基金会,这次的人事调整,更像是一场关于以太坊未来走向的博弈。从社区的激烈争论到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这场权力交替的故事背后也有着市场合力的推动与期待。

执行董事到主席,其实是明升暗降?

在担任7年的执行董事后,饱受争议的AyaMiyaguchi升任EF基金会主席。这看似是升级,但从实权分配的角度看,本次变动用“明升暗降”来形容或许更合适,干实事的执行董事职位被分配给两位更加贴近技术社区连接Wang和Stanczak。Aya新担任的基金会主席的定位更像是基金会的形象代表(或者说吉祥物),这样也许更符合Aya本身的行事模式。

2018年,当AyaMiyaguchi接过EF执行董事的接力棒时,便将目光投向了建设以太坊更加“非盈利化、可持续性”的未来。Aya带着更理想化的愿景,将以太坊定义为“无限花园”的理念,鼓励开发者在一个开放、无许可的生态中自由创新。同时Aya推动的Devcon大会,每年都成为全球以太坊社区的盛会。

(相关阅读:从高中教师到以太坊基金会主席,Aya和她的无限花园)

然而过于理想化的愿景与行事风格能撑起基金会的未来,但可能并不符合社区的期待。直至去年,社区对她的领导风格愈发不满,有人认为她在资源分配上过于保守,面对接连创新的Solana,以太坊的反应显然有些迟缓。彼时作为执行董事的Aya将更多精力放在文化推广而非技术突破与市场运营上,加之EF持续出售ETH的消息贯穿着表现不佳的价格,这让许多开发者与投资者感到EF逐渐有些“德不配位”。社区的争论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针对她个人的极端言论与生命威胁,Vitalik也不得不出面呼吁社区冷静。

如今,转任主席的Aya将聚焦于战略指导和外部合作,这也宣告着她的实权执行岁月告一段落。

Hsiao-WeiWang:早期核心研究员,连接社区与技术

新任执行董事之一Hsiao-WeiWang,中文本名王筱薇。

与Aya不同,Hsiao-WeiWang的故事始于代码与社区的交汇处。2017年,她以核心研究员身份加入EF,凭借台湾交通大学网络工程硕士学位的技术底蕴,迅速成为以太坊核心开发的中坚力量。她的专长集中在分片和信标链,在2022年的TheMerge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018年,她在台北组织并参与了以太坊分片研讨会EthereumShardingWorkshopinTaipei,吸引全球开发者。这场活动让亚太以太坊社区崭露头角,也为她建立了技术与沟通并重的声誉。她常年在亚洲各地奔走,举办开发者聚会,将复杂的技术原理拆解并连接到社区的认知中。她回忆道:“那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把全球研发团队带到本地,气氛太棒了。”

CelerNetwork创始人董博士给予了Hsiao-WeiWang高度评价,表示2018年-2019年期间,Wang曾和如今UniswapFoundation负责人Ken一起负责以太坊基金会的Grant,很积极且有成效,Wang比较清楚亚洲builder的能力,曾经替不少亚洲/华人builder争取话语权,很务实。

如今,作为执行董事,Wang肩负起研发洞察与社区建设的双重重任,她的到来被视为以太坊重拾技术与草根精神的信号。

TomaszStanczak:以太坊基础设施建筑师

如果说Wang是技术与社区的桥梁,那么TomaszStanczak则更像以太坊基础设施的建筑师。他是Nethermind的创始人,这个执行客户端如今已是以太坊网络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7年,Nethermind还只是波兰的一个小项目,Stanczak和几位朋友在华沙的一间小公寓里敲代码,试图打造一个高效的以太坊客户端。

几年后,他将Nethermind发展成以太坊网络中坚技术力量,支持网络的稳定运行。他的视野不仅限于客户端开发,还深入到MEV和PBS(提议者-建造者分离)等领域。作为Flashbots的早期成员,他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贡献了重要思路,例如优化区块提议机制以减少矿工的中心化风险。

2024年的DevconSEA上,Stanczak站在舞台中央,分享他对以太坊与AI交叉应用的畅想。如今,他成为EF的共同执行董事,负责生态增长和核心价值观的守护。他的工程背景和战略眼光,让社区对于以太坊的技术未来,有了新期待。

DannyRyan宣布重返生态,众望所归

宣布人事变动后,社区的反应如潮水般涌来。在推特上,有人赞赏Wang和Stanczak的技术背景,认为这是以太坊回归技术本位的信号;也有人在Reddit上质疑,仅仅换人能否解决深层问题。V神也公开支持这一过渡,称其为“提前计划的一部分”。

同时,在以太坊社区知名度极高的前EF研究员DannyRyan也对此次人事变动表示积极肯定,也宣布以以太坊生态机构级营销与产品部门Etherealize联创的身份重回以太坊生态。社区也表示DannyRyan的回归也许会引导以太坊走向更加成熟的发展道路。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1月的一次Ether的非正式社区投票中,DannyRyan被选为担任EF唯一领导人的最佳人选。

依然免不了“过于中心化”?

EF这场领导层更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社区不满、市场竞争和技术瓶颈交织下的必然结果。

2024年,以太坊面临内忧外患:Solana用低成本高效率打造的“Meme天堂”吸引巨量市场资金与注意力,而以太坊的高Gas费和拥堵问题迟迟未解,ETH币价在层层对比之下更是表现平平。而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治理模式。EF的决策权长期集中于少数人,这种结构在当前市场高速迭代的需求中显得笨拙。

社区的讨论异常激烈,将矛头指向EF,认为其在Aya领导下过于被动,未能迅速应对竞争压力。甚至有人直接攻击Aya,称她过于理想化的想法不匹配当时的市场需求,“何不食肉糜”、“毁了以太坊的黄金时代”等言论层出不穷。

只是本次职位变更,似乎没有真正解决EF高层“中心化”的问题。毕竟Vitalik称早在一年之前,Aya就主动提出过转任主席的想法,而之前Vitalik在与社区争辩时也明确提到EF高层变动的决定权目前仍属于自己。

所以,这次人事变更看似是对社区问题的回应,但或许本质上仍难免是一种中心化决策的执行。

市场只看真结果,以太坊需要找平衡

显然,对于Wang和Stanczak的就任,社区既期待新领导带来实质性改变,又担忧这只是中心化之下的表面功夫,期待与疑虑交织,构成了变革初期的复杂氛围。或许社区对于新官上任只是一时新鲜,透明的资金分配、具体的改革措施才是社区真正渴望看到的答案。未来几个月,新领导层的每一步决策都将被放大检视。

面对需要变革的以太坊,不同的视角也必然导致不同的想法。基金会的高层们想要建设更理想化的生态与未来,但梦想始终需要面包来支撑、加密市场也不再是以太坊一家之言的那个市场,如果EF只是一味地卖币、高谈论阔地build,而忽略社区的真实感受,无疑只能加深市场对以太坊所谓“去中心化”的质疑。

站在当下的节点上,我们无法预知结局。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表面功夫与宏大叙事已经无法再托举以太坊真正的未来,与其让社区与Holder们在被迫建设与无奈谩骂之间来回摇摆,不如让诸如EF等以太坊高层在去中心化的发展与中心化的决策之间寻求真正的平衡。

欧易数字货币交易所 更快、更好、更强